遗墨文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
彷徨的美丽 铭骨的遗憾——《雨巷》及其他

     凄迷而忧伤的《雨巷》,是新诗给我最早也是最大的感动,戴望舒,在我的心中,不再是几个苍白的汉字,每看到他的文字,我眼前就会浮现一位忧郁而飘逸的诗人,他应该有着一丝浅浅的苦笑,一种淡淡的茫然。

撑着油纸伞,独自
彷徨在悠长、悠长
又寂寥的雨巷。
我希望逢着
一个丁香一样的
结着愁怨的姑娘。

她是有
丁香一样的颜色,
丁香一样的芬芳
丁香一样的忧愁
在雨中哀怨,
哀怨又彷徨;
……
……

在雨的哀曲里,
消散了她的颜色,
散了她的芬芳,
消散了,甚至她的
太息般的眼光,
丁香般的惆怅。

撑着油纸伞,独自
彷徨在悠长、悠长
又寂寥的雨巷。
我希望飘过
一个丁香一样的
结着愁怨的姑娘。

    在这首诗中,曲折回复的吟哦,音乐般忧伤的旋律,不重叙事,词句直白。如中国的水墨写意,只尽情地渲染情感,发散着自己忧愁与迷惘,我曾看过许多点评文章,总把朦胧的丁香喻为作者对光明和前途的追求和渴望。不仅牵强附会,而且大煞风景、败人胃口。这首诗中的丁香姑娘,形象清晰又朦胧,与你相逢却匆匆,情绪若有还若无。这种美丽中的遗憾,等待中的彷徨,我们恐怕都曾体会过,却一直无法说出。南唐中主李璟的名句“青鸟不传云外信,丁香空结雨中愁”。被戴望舒的这首《雨巷》深情演绎,如电影般的生动和充满了浪漫色彩。

    戴望舒受西方的象征派诗人的影响,更有深厚中国古典诗词的修养,所以,读他早期的诗歌,有着音乐般的节拍反复与咏叹,讲究意象的朦胧,情感的含蓄,再看他的《烦忧》一诗:

说是寂寞的秋的挹郁,
说是辽远的海的思念。
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,
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。

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,
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。
说是辽远的海是思念,
说是寂寞的秋的挹郁。

    我从没想过诗能这样写,思念能这样表达,我们的语言能这样的简洁又丰富。循环使用的几个字词,两阕互相呼应的诗句,诉说了一种“欲语还休”的思念,一种“天凉好个秋”的无奈。

    戴望舒与同时代的卞之琳、徐志摩、艾青、施蛰存等人诗作相比,倾诉出更多的感伤,语言浅白而不失风姿。同他早期的作品相比,在四十年代后写的《我用残损的手掌》、《狱中题壁》,风格迥异,摒弃了早年他诗歌语言的拖沓和朦胧,思想性更强。

    但这已不是我心目中的戴望舒了,他这时的诗歌,把忧伤变成了痛苦,把诉说换成了呐喊,那些最令人痛惜的再也不见了。

    也许,戴望舒因《雨巷》而成名,传诵一时,而被誉为“雨巷诗人”。所以,我心目中的戴望舒,应该有着一丝浅浅的苦笑,一种淡淡的茫然,一位忧郁而飘逸的诗人。

“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,
我铭骨你遗憾时的忧伤”。
 

    (作者:遗墨)



       <<<  返回主页



版权所有 遗 墨 (C) ARTSDOM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