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随想
裙裾飘飘 文
“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,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”,四岁儿子的歌声突然响起,唱着唱着,嘎然而止,大声喊道:“贵州呢,贵州不见了——”
儿子的爱好一直在变,最近一段日子就两个爱好,一是拼中国地图,对34个省市自治区已经了如指掌,烂熟在心;二是唱《常回家看看》这首歌,每天一早起床先放VCD,跟着陈红摇头晃脑地唱,歌词一字不落。
其实,儿子虽然能把这首歌完整地唱下来,却是有口无心,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;同样的,他能够把34个省市全部找到准确的地方,也不能完全理解爱我中华的真正含义。但是,我已经很满足一个4岁孩子能够学会这些东西了。因为,在他稚嫩的内心,已经有了一个小家和一个大家的概念。
中秋节快到了,一直想写点东西,却迟迟没有动笔,不知该从何写起,但是今天,看着孩子,一点点的感动慢慢涌上心头……
谁说中国人不浪漫?哪个国家能象中国一样,有如此多浪漫的爱情故事,有这么多美丽的节日,又赋予了星星月亮多少生命与传说啊。你看,七夕星河上的鹊桥才刚刚散去,中秋的月亮又要圆了。牛郎织女的故事还萦绕耳边,嫦娥后羿的经典爱情又传唱开了。还衍生了这么多千古流传的诗词,更寄托了多少对家园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对故乡的期盼呀!
不说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中的对生命的思索与探求了;也不谈“皓魄当空宝镜升,云间仙籁寂无声;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”中对十五月亮最传神的刻画;更不读“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把酒问姮娥:被白发欺人奈何!”中对美丽嫦娥的同情与怜悯。单单一首台湾民谣“《煎熬》——夜深沉,明月高挂天正中,寂无声;睡眼朦胧,恍若梦中;生卧徘徊以不宁,故国家园萦脑中;苦煎熬,归去成空,如焚王衷。”已经让人读得心绪混乱,泪水涟连。
是啊,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,但是,又有多少家庭无法团聚,有多少人有家归不得?而且,每逢佳节倍思亲,越是到喜庆的节日,越是让独在异乡的游子黯然神伤,让独守家里的老人倚门苦等!
远在北京的弟弟一早打电话回来就问:“中秋节是不是要熬一大锅的莲藕汤呀?哎——你们真是幸福呀!”害得妈妈恨不能端一锅热汤,穿过千山万水,送到他嘴边;童年的好友小玉远嫁台湾,早早的就辗转寄来了台湾的月饼,她的母亲虽然生了5个女儿,但是最牵挂的还是这个老姑娘,时不时就泪花闪闪,说是“去又去不了,看又看不到,也不知道那里生活得怎么样,吃得好不好?”让人听了心酸!而年近七旬的父亲,早早就商量今年中秋扫墓的安排了。
是啊,中秋节就快到了,应该带孩子回老家看看婆婆,捎带一盒月饼,再问问她,是否要到城里住上一段日子?陪同父亲上山为爷爷奶奶扫墓去,我们这里中秋扫墓也是传统的习俗了,记得奶奶最爱吃绿豆馅的月饼,还得切成小块,她的假牙咬不动的;还有弟弟,发一张父母的照片给他吧,告诉他,爸爸妈妈身体都好,家里一切都好,放心!
“海上升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,别忘了给小玉打个电话,问问她,台湾的月亮是不是和大陆的一样圆?问她,何时回家探亲不用辗转香港广州,直接能通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,快快就到?问她,何时母亲能够过去看看她现在生活的地方和现在的家?问问她,什么时候能来去自由,不用办那么多繁杂的手续?
而什么时候,余光中的“正户户月饼,家家天台/天线纵横割碎了月光/二十五年一裂的创伤/何日重圆,八万万人共婵娟?/仰青天,问一面破镜。”不再成为一代又一代难以言说的痛了!
“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,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。”儿子一边唱着,一边已经把中国地图全拼好了,34个省市一个都不缺!
再论中国当代文学精神没有迷失
爱情是什么
~ 文章目录 ~
~ 返回主页 ~